发布
首页 > 行业策略 查看内容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尚持运用区块链技术重塑数字资产托管逻辑,剖析其技术与策略

2025-05-09

前言

就像瑞士银行曾经重新塑造传统资产管理一样,尚持正在运用区块链技术重新构建数字资产托管逻辑。在2025年的时候,这个融合了MPC钱包、机构级风控以及合规框架的基建项目,已经成为Web3领域中不可被忽视的“数字金库”标准制定者。本文将会剖析其技术突破和市场策略,为投资者提供深入观察。

尚持的技术护城河

它的核心是把多方计算和硬件安全模块结合起来,以此实现私钥分片的动态管理。尚持的解决方案跟冷钱包的笨拙不同,也和热钱包的风险不一样,它允许在每次交易的时候生成新的密钥分片,就算单点被攻破了,资产依然是百分百安全的。

该架构已经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安全审计,TPS稳定在3000以上。值得关注的是它的“熔断机制”,当检测到异常交易模式时,系统会触发地理围栏验证,在2024年某交易所黑客事件中,它成功拦截了2.8亿美元的转移。

机构级合规实践

尚持运用区块链技术重塑数字资产托管逻辑,剖析其技术与策略

尚持首先拿到了香港VASP牌照,还得到了新加坡MAS原则性批准,进而建立了三层AML体系。其中,第一层链上监控采用定制化方案,第二层规定托管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客户要提供资金来源证明,第三层和30国监管机构构建了可疑交易通报机制。

这种“超前合规”策略带来了意外的红利,在2024年Q3,某中东主权基金借助尚持完成了首笔合规的比特币场外交易,这笔交易的单笔手续费收入达到了240万美元,目前在其托管资产中,传统金融机构的占比已经从2023年的17%跃升至43%。

代币经济模型迭代

SCH代币最初只是作为手续费支付的媒介,在2024年升级之后,新增了两大功能,分别是节点质押和治理投票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它的“托管挖矿”机制,用户把资产存进托管账户,就能够按日获得SCH奖励,年化大约是5.8%,这使得它的TVL在三个月内增长了370%。

不过,模型存在着让人担忧的地方,代币释放周期长达8年,当前流通量只占总量的21%,2025年6月会迎来首轮机构投资者解锁,项目方最近宣布会用20%利润进行月度回购,市场对此的反应还需要观察。

与传统托管方的竞合

尚持和富达数字资产达成了战略合作,尚持要为富达数字资产的欧洲客户提供链上结算服务。“传统机构+区块链原生服务商”这种模式正在形成新趋势,传统机构会提供牌照和客户网络,区块链原生服务商会贡献技术架构,利润分成比例通常在30%到50%这个区间。

但竞争同样很激烈, 最近推出了类似MPC的解决方案,其手续费比尚持低15%。尚持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开放其API生态系统,目前该系统已集成127个DeFi协议,还提供一键式跨链收益耕作服务。

监管风暴中的生存智慧

2024年美国SEC收紧加密货币证券定义时,尚持立即下架了7种可能被认定为证券的代币,其法律团队采用“监管沙盒跟随”策略,始终比政策变化快半步,在MiCA法规生效前半年,就已按照新标准改造KYC流程。

这种灵活性带来了实质回报,香港证监会最新公布的“绿色通道”名单里,尚持是仅有的3家可托管STO项目的服务商之一,这使得尚持在房地产代币化领域占据了60%的市场份额。

2025年发展路线图

Q3会推出“智能托管”功能,该功能允许通过零知识证明来实现条件性支付。比如说,风险投资机构能够设置智能合约,这个智能合约的内容是“被投企业达到KPIs后自动释放投资款”。目前,已经有17家VC签约进行测试。

更值得期待的是量子抗性密码学的升级,它会采用-Kyber算法来重构签名体系。测试网表明,新系统在遭受100量子比特算力攻击时依然能够保持安全,这或许是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威胁的终极方案。

读者互动

当下,传统金融巨头纷纷进入市场,您是更看好像尚持这样的原生区块链托管商,还是高盛、摩根大通转型而来的“传统派”?欢迎分享您的看法,要是您的观点被点赞到最高,我们会赠送尚持开发者NFT盲盒一个 。

文章点评
相关新闻